首页 关注 > 内容页

写作在写作之外 文学名家走进桐庐中学_世界球精选

时间 : 2023-06-27 22:54:09 来源:杭州日报


(资料图片)

作为“中国散文之乡”授牌系列活动之一,6月27日下午,文学名家刘醒龙、徐则臣、潘向黎和陆春祥走进浙江省桐庐中学,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,结合自己高考经历、人生求学、文学创作等阅历,用质朴风趣的语言方式,带领现场师生感受文学与阅读的魅力。

正值高考放榜期,访谈从作家们的高考经历说起。而他们回忆的高考“模样”,经历的高考希冀与现实、得与失,无不是70年代、80年代、90年代的时代变迁缩影。“高考很重要,但并不是一锤定音的终点。此后的漫长人生路中,我们还有很多纠错成长的机会,而前提是要努力踏实地走好每一步。”徐则臣坦言,他高中时期的梦想是当一名律师,填志愿时“随便”一填的文学专业,倒真的让他填出一个茅盾文学奖、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。尔后,他从淮阴师范学院的文学系拔尖转入南京师范大学,再从普通教书匠一跃成为著名作家,“逆天改命”的深究之后,不难发现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谦逊而踏实,徐则臣对于自身成长的剖析和思考也引起诸多高考学子的共鸣。

在“给自己信心和力量的励志格言”话题分享中,陆春祥作为曾经的教师、报人一路走来的清晰足印里,横渡其间的便是“忙碌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如何最大限度利用”。他谨记爱因斯坦的告诫——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,平时一得空,他就读书,写东西。“功不唐捐,功到自然成。”陆春祥还通过解读孔子总结颜回最大的品质“不迁怒,不贰过”,提纲挈领,案例生动地引导在座者避开生活交往中潜藏的这两大危机。

既然文学名家汇聚一堂,“写作真经”自然是在座者最想讨教的。现场,文学大咖们也倾囊相授。刘醒龙先抛出主题“文章在文章之外,写作在写作之外”,他以近年的几次大行走感悟进行阐述,尤其是对从长江入海口吴淞口,一直走到长江源头的可可西里的深入走访中,他感触最深的便是“写作需要独有的发现”,比如,藏羚羊这种动物,藏族同胞是不喜欢的,认为是魔鬼,听到这样的故事时,他却认为这就是天赐的好文章。他表示,写作者要有独特的角度、丰富的阅历和细致的观察,才能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。

潘向黎则鼓励学生可以在暑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将文字自然地流淌到纸面上,她将其定义为“兴趣型写作”。并在此基础上保持文章的整体性,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,构建自我的文学自信。徐则臣结合自身创作经验与文学思考,强调要“写自己想写的,写自己能写的,写自己能写好的”,他表示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,要在写作中,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值,便能超越一堆人。”

台下,学子们目光灼灼,认真倾听,感悟汩汩流淌。“感谢这样的机会,让我们这些写作学徒能够与大师们互动对话!刘醒龙老师‘功夫在诗外’的现身说法,潘向黎老师的写作习惯指导,徐则臣老师的持之以恒的文学故事,这些实实在在的写作建议,使我受益万分。”桐庐中学学生李文龙说道。

“在思想的碰撞中,我们希冀更多的文学‘灯火’能够亮起。”陆春祥则另辟蹊径地布置了一项特殊的“作业”,让学生们三五结伴,从桐庐小三峡至富阳东梓关进行四五天的走访,走村庄访村民,追寻富春江两岸极丰富的人文和历史,形成探访笔记。他还鼓励大家通过大量的“读”“写”,在文学与阅读中看见无限精彩,不断前行。

x